钢结构焊接中容易忽视的13个问题
焊接施工中不注意选择Z佳电压。
现象危害性
焊接时,无论坡口大小,选择相同的电弧电压进行打底、填充和覆盖,可能达不到要求的熔深和宽度,产生咬边、气孔和飞溅等缺陷。
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般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长弧或短弧,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打底焊时为了获得更好的熔深,应采用短弧操作;填充焊或盖面焊时,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率和焊缝宽度,可适当提高电弧电压。
焊接时不注意控制弧长。
现象危害性
焊接时,没有根据坡口形式、焊接层数、焊接形式和焊条型号适当调整弧长。由于焊接弧长使用不当,很难获得高质量的焊缝。
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焊缝质量,焊接时通常采用短弧操作,但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弧长,以获得Z佳的焊接质量。如一层V型坡口对接和角接应采用较短的圆弧,以保证熔透和无咬边现象;二层可以稍微长一点来填充焊缝。焊缝间隙较小时,应采用短电弧,间隙较大时,电弧可稍长,焊接速度可加快。仰焊电弧要Z短,防止铁水流下;为了控制立焊和横焊时的熔池温度,还应采用小电流短弧焊。另外,无论采用什么焊接方法,都需要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弧长基本不变,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焊缝的宽度和深度一致。
焊接接头对接接头或角接接头的焊脚尺寸不够。
现象危害性
t型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需要熔透的对接或角接接头组合,焊脚尺寸不够,或腹板与吊车梁上翼缘或类似有校核要求的构件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够,会使焊接强度和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预防和控制措施
需要熔透的对接组合焊缝,如T型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须有足够的焊脚。一般情况下,焊脚的尺寸不应小于0.25t(t为接头处较薄的板厚)。有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0.5t,不应大于10mm,焊接尺寸允许偏差为0~4mm。
如果多层焊缝未清除焊渣,焊缝表面有缺陷,则进行下层焊接。
现象危害性
厚板多层焊接时,每层焊完后不清除焊渣和缺陷就直接焊接下层,容易造成焊缝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降低连接强度,同时造成下层焊接时飞溅。
预防和控制措施
厚板多层焊接时,每层应连续焊接。每层焊缝焊完后,应及时清除焊渣、焊缝表面缺陷和飞溅物,影响焊接质量的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应在焊前清除。
焊接时不控制焊接电流。
现象危害性
焊接时,为了赶进度,中厚板对接焊缝不开坡口,导致强度指标下降,甚至达不到标准要求,弯曲试验出现裂纹,会使焊缝性能得不到保证,对结构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预防和控制措施
焊接应根据工艺评定中的焊接电流进行控制,允许有10%~15%的浮动。凹槽钝边的尺寸不应超过6mm。对接时,当板材厚度大于6mm时,应开坡口焊接。
多层焊不连续,层间温度控制不细致。
现象危害性
厚板多层焊接时,不重视层间温度控制。如果层间间隔太长,不预热,层间容易产生冷裂纹。如果间隔时间过短,层间温度过高(超过900摄氏度),也会对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性能产生影响,产生粗大晶粒,导致韧性和塑性下降,给接头留下潜在隐患。
预防和控制措施
厚板多层焊接时,应加强层间温度的控制。连续焊接时,应检查焊接母材的温度,使层间温度尽可能与预热温度保持一致,同时还应控制层间Z高温度。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如果焊接中断,应采取适当的后加热和保温措施。再次焊接时,再预热温度应适当高于初始预热温度。
焊接时不注意控制焊接变形。
现象危害性
焊接时不注意从焊接顺序、人员安排、坡口形式、焊接规格选择、操作方法等方面控制变形,导致焊后变形大,校正困难,成本增加,尤其是厚板、大型工件。机械矫正容易造成裂纹或分层撕裂,火焰矫正成本高且操作不良容易造成工件过热。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工件,没有采取有效的变形控制措施,安装尺寸达不到使用要求,甚至造成返工或报废。
预防和控制措施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和操作方法,并采取防变形和刚性固定措施。
微信扫一扫,在线咨询
邮箱:84568461@qq.com
网址:www.yudailu.cn
公司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灵方大道28号1幢
159-2290-9887